古诗源 - 箜篌引


古诗比唐诗,不及之处在于运词不够华丽精妙,优秀之处则在质朴无华。



此处谈到的古诗,是狭义的古诗,特指唐宋以前的诗。读古诗,首推《古诗源》,清人所作。据说我家民国处还有一套,竹纸印刷,可惜,被我的文盲爷爷烧灶引火用掉了。



中华书局有个版本不错,繁体竖排。我认为读古书特别是古诗最好用繁体版本,反正每次看个几首,也不会太累。


[@more@]



古诗越是质朴,越有很强的感染力,一本书看下来,最有印象的就是乐府诗《箜篌引》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耐公何。



古今注: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



失去心智的男人,极力阻止的女人,悲挽呜咽的箜篌曲。不加任何修饰,通过妇人之口,用十六字描述出来。
使人看过以后有一种无名的伤感,久久不能散去。泯泯中能感受到那人生的无奈。男人自己过不去自己这道坎,缘何癫狂以至投河?女人过不去感情这道坎,因何悲歌而徇情?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汉字的正误

生产后需要办理项目大全(v2)

童年-战蛔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