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孝坊


节孝坊,一般是女嫁夫之后,夫早逝,女矢志不移,养儿育女成才,终老不改嫁,上级为了宣扬该风气,特立碑嘉奖。查看县志记载,方圆不足5里的单县城竟曾有过百座牌坊,家父读书时,还遗留有几十座,经过文革,现已仅存两座了。百座牌坊,每座都承载着一个女人含辛茹苦的一生。


[@more@]



根据老辈的叙述,解放前平常人家妇女改嫁,倒也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丈夫死了以后,另事他夫也是常有的事,并不象我们现在想象的那样困难。之所以立牌坊,主要还是想起一个舆论导向作用,鼓励抚养遗孤,宣扬忠贞思想,树立社会道德规范。



这百余贞洁牌坊里,有多少人是发自内心,有多少人是被迫,我们无从考证。从县志考证来看,大都算是自己的选择,而且也应该是少数人的选择。恰也正因为珍稀,旧社会对牌坊的拥有者进行大肆的颂扬。守寡几十年,抚养幼子成人,并不是人人做得到的。



一边是社会道德的约束,一边是原始人性的需求;是否想得到贞洁牌坊,就看哪种需求在事主心目中占主导地位,无论哪方 面的选择,都应该已经经过内心的权衡了。人和人是截然不同的,有的渴望自由,在意内心的感受;有的则趋于木讷,在意别人的说道。决不能断然说事情的正确与 错误。



当然,所有的这些都有个前提:选择是自由的。



张家牌坊-百狮坊





单县牌坊
顾名思义,坊上刻有百狮。全石结构,高14米,宽9米,四柱三间五楼式,正间单檐,次间重檐,歇山顶,斗拱交错,戗角起跷,通体雕刻。正间楼檐下六朵斗拱,次间上下檐下各三朵斗拱。全坊上下间架有致,搭配均衡匀称,雕刻的狮子、云龙、牡丹、吻兽、象尊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八根夹柱分八组雕刻百个石狮。大狮巨头卷毛突目,隆鼻阔口利齿,巍然蹲踞,矫捷威猛。每个大狮身上攀匐着五个小狮:有的挠痒自娱,有的相互嬉戏,有的在巨狮足下缩头伸腿,奋力支撑,有的伏在大狮的腿上,舔咂抚铃。狮座前左右三面浮雕是圆形松狮图,幼狮三三两两,蹦跳翻滚,争戏绣球。每根立柱透雕四条蛟龙,在柔美飘逸的祥云间卷舒出没、盘旋回舞。正间上下额枋、次间额枋及正檐下"圣旨"匾四周镂空透雕二龙戏珠。雕龙悬目奋爪,摇头摆尾,如腾似飞。正间中额枋上分三层镂空透雕串枝牡丹,给人以五彩缤纷、香沁肺腑之感。牡丹间以变形的"卍"字形云纹,寓意"富贵万年",楼檐下兽斗花拱,如意枋板承托。脊和檐角上雕配的吻兽、象尊、岔兽、鱼、海马、跑兽皆造型优美,生动传神。吻尾外卷张口吞背,每个吻兽身上又浮雕两条游龙,生动活泼;象驮宝瓶,憨态可掬。正脊中间雕塑二龙朝天,相托一珠瓶类饰物,像塔刹一样高耸空中。其它部位也均浮雕、平雕有夔龙、牡丹、菊花、团鹤、团寿、"卍"字等吉祥图案。正间下枋板的孔鼻上还悬雕一鸟笼,微风吹来,石鸟翩翩展翅,呤叮作鸣。整座牌坊雕刻精细,主次分明,结构精巧,宏伟壮观,堪称全国罕见的典型清代石雕建筑。






家中正巧有民国版县志,中有烈女一章,聊作参考。




单县牌坊


单县牌坊


单县牌坊






百寿坊 俗称朱家牌坊,位于百狮坊西南约百米处。1765年为翰林院孔目赠儒林郎朱

单县牌坊
叔琪妾孔氏建。因前后枋心边沿浮雕百个不同篆体的"寿"字得名。雕刻内容除狮、龙、牡丹外还有鹤、凤、梅花等。其构筑精巧宏伟,雕刻精致生动,可与百狮坊相媲美。甭说那娇捷神俊的雄狮,绕柱回舞的蛟龙,满饰额枋的牡丹,单说正间上下额枋祥云间翩翩飞舞的五只透雕仙鹤和次间上额枋浮雕的引颈鸣唱、相对翱翔的鸾凤,就能产生无穷的魅力。仙鹤是幸福、长寿、爱情的象征,和变形"卍"字形云纹连在一起,寓意"福寿万年"。狮座下左右两侧浮雕的蟠螭、鹤图案,刀法简洁洗炼,造型古朴优美。狮后夹柱板上各浮雕四幅花鸟画:牡丹舞蝶,寓意富贵无媲;牡丹芙蓉,寓意荣华富贵;梅花喜鹊,寓意喜上眉梢;梅竹绶带,寓意齐眉祝寿。还有桃花春燕、山茶锦鸡、水仙海棠、秋葵玉兰

等,构图新颖,雕刻精致,花卉争奇斗艳,虫羽生动逼真。

















单县牌坊


单县牌坊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汉字的正误

生产后需要办理项目大全(v2)

童年-战蛔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