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穆斯林朋友开斋节快乐


身边有不少穆斯林的朋友,很佩服教友们的执着与赤诚。古兰经也是一部可以作为社交规范的典籍,见了不少朋友笃信教义以后,戒了烟酒,精神好了很多。



斋月,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使人情操高尚,心地善良,还能使富人体验穷人忍饥挨饿的滋味。:"封斋是一面盾牌,封斋的人非礼勿动,非礼勿行"。


[@more@]



尊贵的莱麦丹月(斋月)是全体穆斯林的主命功课,遵照先知穆圣制定的礼仪和规则,成为整个穆斯林社会的永久习俗。 贵斋月中的封斋和开斋有两个含义:即整个月封斋的开始和结束(开斋节),以及每天守斋日的开始(封斋)和结束(开斋),《古兰经》和圣训给尊贵的斋月确立了划一的规定,世代的穆斯林必须遵照执行。




真主在《古兰经》中恩赐了我们明确的封斋和开斋的时刻,如"可以吃,可以饮,至黎明时天边的黑线和白线对你们截然划分。 然后整日斋戒,至于夜幕降临。"(2
187)




开斋节



开斋节 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习惯称它为"'莱麦丹月"。这一月,回族等穆斯林在东方发白前,吃饱喝足,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斋戒是伊斯兰教规定的每个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五功"之一。



 斋戒期满,就是回族等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棗开斋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土尔"的意译。开斋节在各地尽管称谓不同,但实际上就是一个规模盛大、礼仪隆重的节日。在开斋节前夕,首先要做好扫尘、理发等清洁工作。凡在外面工作的、做买卖的、出差的回族,都要提前赶回家中。



 开斋节要过三天。回族从第一天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内院外和巷道厕所,给人一个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成年回族个个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小孩子也都个个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回族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棗清真寺,节日里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地方还专门布置一番,悬挂"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横标和彩灯。大约到了早晨八点以后(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回族群众个个腋下夹个毯子和小拜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参加会礼的回民达万人之多,清真寺容纳不下,就另选择一个地势平坦、宽敞干净的场地。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回族群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脱下鞋子,老老少少自动向西方跪成很整齐的行列。立即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



 这种会礼比平时主麻日的聚礼要隆重得多,即使刮风下雨也无所畏惧,情绪仍很高涨。会礼中,放眼望去,白帽耀眼,犹如一片银河。礼拜后,回族群众齐向阿訇道安,接着全体互说"色俩目"(和平、平安、安宁)问候。整个会礼结束后,由阿匐带领游祖坟,念锁儿(古兰经选读),追悼亡人。然后恭贺节日,串亲访友。



 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撒子、油香、课课、花花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宰鸡、兔、羊等,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在节日里,除了邻居朋友相互拜节外,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带上节日札品给岳父母拜节。拜节的时间要早。回族当中流传一句俗语,叫作初一、初二拜节,初三、初四拜鳖,如果拜节迟了,会带来一些不愉快的事。



 有许多回族青年在开斋节举行婚礼,使节日更加热闹,更增添节日气氛。



 随着社会的发展,回族的开斋节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全国回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除节日参加会礼等活动外,还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辽宁鞍山市的回族青年,在节日里喜欢耍狮子舞,踩高跷;河北仓州地区的回民在节日里喜欢表演武术;西北一些青年节日里喜欢唱花儿、摔跤、扳手腕、拔腰、拧手指头、打扑克;城市里一些回民喜欢游公园等等。



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波斯语称"肉孜节"。与"宰牲节"、"圣纪"并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视开斋节为盛大节日,称之为"大尔德"。时间是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是日早晨沐浴盛装,喜气洋洋地赴寺参加会礼,并按规定交纳开斋捐(即索德盖·菲退勒),藉以完善全月斋功,周济贫穷,共度佳节。会礼结束时,互道"色兰(目)",表示节日祝贺,并依礼俗宴请宾客,互赠节日食品。穆斯林有的在家诵读《古兰经》,祈求真主赐福;有的游坟诵经,悼念亡人。新疆地区突厥语系及其他语种的各民族穆斯林称此节为"小尔德"。此间除举行上述仪式外,还依照民族习俗欢歌载舞,以示庆贺。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如何更改google reader的默认语言

汉字的正误

SVN PROPFIND Request Fai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