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蘇東坡扒灰
《金瓶梅》第三十三回裏提到:「那旁多口的,認的他有名叫做陶扒灰,一連娶三個媳婦,都吃他扒了。」,拍案驚奇裏也提到:「老沒廉恥要扒灰....」。扒灰扒灰,到底什麼叫「扒灰」呢?為什麼大陸北方諸省,乃至於廣東跟湖南等地,都有「扒灰」這個名詞呢?
[@more@]
「扒灰」二字,其實就是公公跟媳婦之間,有曖昧行為的意思。話說當年蘇東坡年紀已大,雖官場失利,倒也兒孫滿堂。有一日,蘇東坡的兒媳婦,帶著小小東坡在庭院裏玩耍,這小孩子皮,一時興起說要到爺爺的書房裏頭玩.........
當時規矩,大老爺的書房不是尋常人進得!那時正巧東坡不在,這年輕媳婦也想一窺公公這一代名士的書房,於是就帶著孩子進去了...這一進去呢....?....果然見到蘇東坡的書房裏,堆滿了各式典籍。要知道能嫁進一代文豪蘇東坡的家中,可得有幾番文采喔!小媳婦果被眼前的詩詞典籍給吸引了....當孩子在一旁玩耍的時候,就坐在公公的床沿看起書來。看著看著,小媳婦兒竟然睡著了。一旁的小娃兒見母親睡了,便四處玩耍,一下跑得無影無蹤!
到了黃昏時分,蘇東坡與友人飲酒半酣地回到家中。雅人首要之事,當然是先回到書房囉!.....東坡一進到書房裏,瞧見媳婦兒斜躺在他床上,心想這與禮教不合,
被人撞見了難免閒話,於是急急退出書房,一個不留神,打翻了桌上的香爐........
望著床上嬌豔欲滴的年輕媳婦,茫酥酥的東坡,索性以指在桌上的香灰裏劃了幾字:「芙蓉帳內一琵琶,欲要彈它禮又差。」詩有戲謔之意。寫完後,東坡便退了出去。
小媳婦兒一醒來,正急著要在公公回家前離開書房時,沒想到見到公公留在桌上的兩句詩,臉上不禁緋紅....但這小妮子倒也不失文采,也反過來調戲了自己的公公一番:「願借琵琶彈一曲,肥水不流外人家。」寫罷,小媳婦兒也趕緊離了書房。
當東坡再次回到書房,發現桌上多了兩句詩,不覺立於桌前傻笑!這時,身後突然傳來嘿~嘿~~嘿~~~原來是好友陳季常來訪。(這陳季常是何許人呢?就是曾被蘇東坡笑河東獅吼,超怕老婆的那位...)陳季常笑說:「呵~東坡兄~~~您在做啥呀~~~~~」蘇東坡趕緊以袖子將桌上的灰抹去,然後若無其事的說:「沒事沒事,扒灰而已... 扒灰而已...」
其實,陳季常老早就在東坡身後看到了這首詩。自此之後每逢詩人聚會,陳季常總是有意無意地在蘇東坡與眾家面前揮一揮衣袖,奸笑道:「扒灰喔....」此舉,令蘇東坡是哭笑不得!!
後來,公媳之間有所曖昧,人們就雅稱為「扒灰」啦。(資料提供:左岸沉思)
评论